专家建议:“三高”人群这样健康度过三伏天!


 

时值三伏天。

 

在8月7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“岭南时令与健康”主题座谈会上,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、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冯颖青提醒,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“三高”人群要引起重视。

 

“岭南时令与健康”主题座谈会 冯颖青

 

“对于‘三高’人群来说,三伏天需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”冯颖青表示

01

高温时段避免剧烈运动

在白天高温时段,避免剧烈运动,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体育活动清晨起床测量血压正常,喝水后可以开始运动。

02

保持充足水分摄入

高温出汗多,钠钾流失,可能引起心律失常,要随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。

饮水应少量多次,以白开水为主出汗多时需适量补充电解质,例如在水中加一点盐,口感略带咸味即可。

03

避免骤热骤冷

“从室外回家,特别是刚运动回家,切勿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或冲冷水澡。”

温差大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,而且会引起感冒,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。

回家后,可以先擦干身上汗水,休息10-15分钟后再开空调,或用温水洗澡,避免在饥饿或饱胀状态下洗澡。

04

清淡饮食

饮食清淡,避免高油、高糖、高盐的食物,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。

控制高钠食物摄入,如腌制品、辛辣食品等重口味的食物,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,可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,如蔬菜、水果、杂豆等,限制饮酒或不饮酒。

05

保持良好心态

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,高温天气下易出现疲劳和焦虑,加重病情。保持良好的心态,每天保证6-7小时的睡眠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
06

坚持监测

三伏天期间,“三高”人群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压、血糖和血脂等健康指标的变化

虽然夏季血压可能会下降,但患者切勿擅自减少或停止药物治疗,这可能会引起血压反弹。

如血压波动,应及时就医,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。若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半身麻木、胸前憋闷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建议尽早到医院就医。

 


高血压人群要坚持有规律的运动,以有氧运动为主,注意适度量力,循序渐进,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运动强度、时间、频率或类型。冯颖青建议

01

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合自己

可以通过心率、主观用力感觉或讲话测试来确定

心率不能太高,以自我感觉不难受为准;运动后主观感受是有点吃力,感觉不轻松,但也不很用力,最好是运动后感觉心情愉悦、精神饱满最好;可以正常节奏说话,但不能唱歌。

02

血压太高不宜运动

若运动前收缩压和/或舒张压超过180mmHg和/或110mmHg,应控制血压后再运动,运动时要注意血压的上限不能超过180mmHg和/或110mmHg。

出现高血压临床合并症的患者,运动前应该进行运动测试,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。

03

力量训练要注意

进行力量训练,尤其是大负荷的力量训练时,避免屏气动作,以减少胸膜腔内压和肺内压增加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风险。

不要从高强度运动中快速停止,应逐渐降低运动强度,保持放松时间5分钟以,注意防范运动后低血压风险。
 

 

 

相关新闻


为什么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?

通过动态血压监测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受检者的血压状况,发现潜在的高血压问题,以及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。